当前位置:首页  »  明星资料  »  赵炎

赵炎

赵炎

别名:
国籍:
中国
民族:
星座:
身高:
0CM
体重:
0KG
出生地:
北京市
出生日期:
职业:
相声演员
毕业院校:
代表作:
春联,巧联地名,吹牛,五官争功,吃的研究,我惯着他,求名心切
简介:
影人简介 赵炎,本名赵殿燮,1951年4月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相声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师承马季。1968年下乡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十二团五连。当过农工、开过拖拉机...更多>>
''
简介
影人简介

赵炎,本名赵殿燮,1951年4月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相声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师承马季。

1968年下乡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十二团五连。当过农工、开过拖拉机。曾创作表演革命故事等曲艺节目。

1976年赴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同年调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

1985年,曾荣获中国十大笑星称号。

早年经历

1951年3月日,住在北京市东城区棉花胡同的赵广生家添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孩子模样长得俊,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圆耳轮,邻居们都说这孩子“福相”。赵广生是摩托车制造厂代销科的职员,爱好书法,业余时间挥毫练字,有时也吹吹口琴。殿燮的母亲是工人,爱听京戏,下班回到家总是打开收音机听戏,听着不过瘾就买票到“戏园子”去瞧戏,少不了要带上小殿燮。按说这样的家庭并没有给小殿燮以特别的文艺熏陶,但他天资聪颖,善于模仿,听戏回来学上一两嗓子,在妈妈听来还真有点裘盛荣、李和曾的味儿。

到入幼儿园时,模样俊俏、爱蹦爱跳的小殿燮成了棉花胡同幼儿园的“主演”,什么龟兔赛跑、拔萝卜、海军舞呀,演得蛮像那么回事。

1958年9月,小殿燮背起书包走进府学胡同小学。这个小学原是文丞相祠,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蒙难时曾囚禁、就义于此,脍炙人口的《正气歌》就是在这里写就的。据说文天祥收复山河的决心感动了树木,当时这里的每一株树都是朝向南方生长的。

在小学,小殿燮要强上进。衣服总是穿得整洁利落,哪怕掉了一个扣子,也一定要妈妈缝上好才去上学。他贪玩,不到收作业时不写作业,可考试时竟门门得5分。学雷锋,做好事,什么搀扶老奶奶过马路呀,帮助军烈属买粮呀,他都不得抢着干。有一次,他捡到一百多斤粮票交给老师,那是失主一家四口全月的口粮呀,失主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差一点给小殿燮跪下。当时是粮食困难时期,粮票金贵如命。为这事,小殿燮得到了学校和东城区的表扬。小殿燮还是学校的“小记者”,写稿子,画黑板报;又是“两道杠”(中队长),忙和不亦乐乎。

即使这么忙,小殿燮也没忘了他的爱好,天天去剪子巷跟一个京剧演员唱京剧。人家看他嗓子、扮相都不得挺好,人又机灵,就到赵家动员,让他考戏校。他妈妈不同意:“这孩子功课好,门门5分,得让他考大学。”她想让赵家出息一个大学生。

演员梦没做成,殿燮又梦想着当运动员。他天性活泼好动,妈妈说他像弹簧,刚一按下又蹦起来了。他爱踢足球,妈妈给他的零花钱舍不得买冰棍,攒足了买了一双“拐子”鞋。足球鞋博学怕妈妈发现,东藏西隐的,恨不能睡觉时搂在被窝里。他兴趣广泛,练跳伞、跳水、体操、单杠、双杠、腱子小翻,无所不练。每逢比赛他都不得获东城区体操二等奖。“八一”少年体操队和“八一”少年跳水队同时看中了他,什刹海业余体校的李老师也到家里来动员,让他上专业队,说他有发展前途。说得他父亲都不得动心了,可他母亲坚决不同意,还是那句话:“这孩子得上大学!”运动员梦也没做成。但殿燮依然那么好动、淘气。上中学了,爸爸给他买辆自行车,他竟骑着车爬楼梯,上来下去乐此不疲。练“车技”的结果除了经常发生流血事件,就是前叉子折了焊、焊上又折。

在初中,殿燮依旧是文艺骨干。参加朗诵队,他是领诵;参加合唱队,他是领唱,唱《花儿朵朵》,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那些崇高的、绚烂的革命理想引起殿燮多少五彩缤纷的梦想……

文化大革命的滚滚洪流无情地冲破了殿燮所有的天真梦想,他母亲望子成龙送他上大学的梦想也破灭了。

1968年7月20日,中学还没读完的畅销殿燮,穿关一身黄棉袄、黄棉裤,踏上一列北去的列车,奔赴白山黑水的北国边陲黑龙江。

从拖拉机手到笑星

也许是父母都在摩托车制造厂的缘故,赵殿燮对“铁牛”产生了兴趣,不久,他便成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拖拉机驾驶员,继而又成了康拜因手。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角色:坐在高高的康拜因驾驶台上,在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海中驰骋,就像水手乘风破浪航行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上,多神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殿燮几乎陶醉了。

好景不长。团宣传科不知怎么看上了他,要调他到团文艺宣传队去殿燮眷恋着康拜因、麦海,他师傅也舍不得这个聪明能干的小伙子。他对师傅表决心:”我不去宣传队,我只想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

一天,赵殿燮正在修理联合收割机,迎面走过来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此人是团政治部主任,是来“微服私访”的。不过,赵殿燮并不认识他。

“你们团有个赵殿燮吧?”

赵殿燮一听是问自己的,便停下手中的活儿:“有呵。”

“这个人平时表现怎么样?”

“嗯——我看不怎么样。”

“你说调他去团宣传队合适不合适?”

“我看不在合适。”

政治部主任疑惑地走了。

第二天一上班,政治部主任派指导员传赵殿燮前来“面试”。当赵殿燮站在他面前时,他愣住了:“好小子,你敢唬我,明天给我到团里报道去!”

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文艺”的全部内涵和外延似乎就是8出革命样板戏。那时团宣传队正在为排《红灯记》物色“一号人物”。虽然当时还没引进竞争机制,但所有能上台的人都得比试比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赵殿燮小时候在剪子巷学的京戏这会儿派上用场。“提篮小卖拾煤渣……”嗓音高亢宏亮,就味地道,字正腔圆。只一小段,殿燮便导演和其他队员。导演再仔细一端详小赵这身段、扮相,心说“李玉和非他莫属”!当场折板,赵殿燮演A角李玉和。

《红灯记》一炮打响,赵殿燮一鸣惊人。不仅兵团三师,就连周围几个县、镇、工厂、农村的观众,也都不得远道而来。“李玉和”唱出了名,团里接着排《沙家浜》,赵殿燮又是“一号人物”郭建光。李玉和主要是文戏,郭建光须文武双全,难度大,仗着有体操的“童子功”,郭建光又演成功了。

接下来是排《智取威虎山》中《深山问苦》一场,赵殿燮扮演李勇奇,这是个花脸,更对他的路子,听起来还真有裘派花脸的味儿呢。

赵殿燮这时已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了。宣传队讲究“一专多能”。除了京剧,还有独唱、舞蹈、表演、小话剧等,他都拿得起放得下。

1972年,三师文艺会演,赵殿燮主演表演唱《快乐的邮递员》获奖,唱遍了全兵团。姜昆作为另一个团的文艺骨干还特地赶来学过这个节目呢。赵殿燮与相声结下缘分是在一次“大会战”中扛麻袋扭伤了肋骨之后。那次扭伤,住了两个月医院,又恢复了半年多。此后他就专事说唱了,什么天津快板、山东快书、河南坠子、河北梆子、东北二人转,“全方位开拓”。那时虽然相声尚未公开平反,赵殿燮也大胆地自编自演。马季的《友谊颂》广播后,赵殿燮委受鼓舞,改为以单口相声、故事为主,恰逢“大讲儒法斗争史”为他提供了机会,他的单口相声渐渐远近闻名。1975年底,他以单口相声被抽调参加了黑龙江省曲艺调演。

1976年赵殿燮时来运转。

首先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王心刚、田华到兵团挑选演员,赵殿燮作为预备人选入选。接着是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团、哈尔滨话剧院、黑龙江电视台、地区和县剧团都表示愿意接收他这个多才多艺的演员。

赵炎一打听,才知道“喜儿”的扮演者就是四连的副连长高红燕,听说她曾因一个人扛着一百六七十斤的粮袋装满一车而名声大噪。赵炎当时就对这个泼辣能干的“窈窕淑女”产生了一种“朦朦胧胧又清清楚楚的琢磨不透的莫名其妙的好感”。

可赵炎害的是单相思,高红燕认识赵炎是一年以后的事。

也是一次演出,不过这回是红燕当观众看赵炎的戏。记得是在一个会议室里演出《红灯记》选场《痛说革命家史》和《赴宴斗鸠山》。赵炎演一号人物李玉和。《赴宴斗鸠山》是李玉和的重头戏,唱念做打俱全。赵炎的嗓音条件、表演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李玉和”不仅赢得了与鸠山斗争的胜利,也赢得了红燕姑娘的好感:“李玉和演和真棒,简直不亚于电影里的李玉和。”

演出结束了,乐队打洋琴的小魏给他俩作了介绍:“这是大主角赵殿燮。这是四连的高红燕。”红燕情不自禁地夸道:“你的李玉和演得真好!”赵炎笑了:“其实我早就认识你,你不是跳红头绳舞的喜儿嘛!”

不久,红燕调到了团宣传队。赵炎随后也晋升到团宣传队,没有演出任务时就在机修厂上班。

1977年国庆前夕,赵炎和红燕结婚了。这时赵炎已调到广播说唱团。婚礼那天,说唱团的马季、唐杰忠、郭全宝、李文华、赵连甲、郝爱民、姜昆等人前来贺喜,还有许多兵团战友。来宾即兴表演节目,马季说了段单口相声《拔牙》,赵连甲唱了一段山东快书。欢歌笑语,伴随着一对新人揭开了生活的新的一页。

如今,他们的女儿旸旸已经10岁了,胖乎乎的,颇得父亲真传。红燕在首都儿禾科研究院工会工作,业余时间正攻读电大管理专业呢。

炎热的心

那们老先生说赵炎五行缺火,此言差矣。赵炎对工作、对事业、对同事、对朋友都有一颗炎热的心。尤其是对他酷爱的艺术怀着火一般的热情。

赵炎“台缘”好:漂亮、潇洒、稳健;“口风”也好;嗓音豁亮、圆润、甜美。但他不满足这些,他认为相声的笑不应该是浅薄的滑稽,他追求的是高雅的幽默。

赵炎意识到相声界的不景气,舞台上相当一部分节目属于“低俗差粗”,即格调低、庸俗、质量差、表演粗。为给相声舞台吹一吹清新之风,1987年,他协助马季搞了一台《马季相声作品晚会》,推出一批新作品。经过三四个月紧张的筹划、创作、排练,由马季任艺术指导、赵炎任领队的演出队出发了,演员阵容年轻化:马季、赵炎、刘伟、冯巩、王谦祥、李增瑞、王金宝、戴志诚、郑健。4月出发,先后赴山东、广东、湖北、云南、河南、江苏六省20个市县,3个月演出120多场,其中三分之一属于义演或慰问演出,指挥部答复:扑火第一,暂不来为宜。他们便在深圳举行了一场救灾义演专场,演出收入二千多元全部捐给了大兴安岭灾区。

赵炎视观众台为自己的上帝。他走到哪儿,演哪儿,即使在火车上也在劫难逃。有一次在开往烟台的列车上,广播室设备出了故障,他和马季便挨节车厢送戏上门。赵炎说,观众的热情之高真让人感动。有一次在武汉演出结束后,观众守在剧场门口不肯走,等着一睹笑星们的风采。直到演员们钻进了面包车,观众们仍隔着车窗往里看,结果面包车被挤瘪壳了,若不是警察出来“救驾”,这“面包”非挤成“馅饼”不可。

赵炎对前来求教的相声迷也是满腔热情,交下一批大大小小的朋友。南京某灯泡厂青工徐世亮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徐每次来北京都来赵炎热情辅导,细心传授赵炎每次去南京演出也一定去看小徐。不见面时,便通信联系,“函授”解答小徐的问题,或给与他寄去自己新录制的磁带。他们成了忘年之交。小徐进步很快,已是南京市工人文化宫业演出队的相声演员。除了在舞台上说相声外,赵炎还热心于拍摄电视相声小品。他与马季、金宝合作,创作了30多个相声小品,已经录制播出持有十几个。他们还准备在电视上开辟“每周一笑”节目。他的心愿是带给观众更多、更舒心的笑。

2018年,担任中央电视台《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相声组评委。

社会活动

2016年1月7日,作为嘉宾出席“倪萍书画展——走进加拿大温哥华中国文化中心”新闻发布会。

人物评价

赵炎的表演风格,台风正,不哗众取宠,无故做玄虚,表演注重内涵,摹拟从容自如,把思考的乐趣充分留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