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张伯苓1876年出生在天津一个贫寒的塾师家中,他经历了两种教育方式,既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染也受了西方思想的熏陶,深切感受到中西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服役北洋海军期间目睹和体会了国家的积贫积弱和国民的麻木,特别是经历了“国帜三易”事件后彻底放弃了军事救国的理想,从此转向教育救国的实践当中。一九四九年,解放大军以势如破竹之势直指蒋家王朝临时首都重庆。在这新旧中国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和蒋介石父子,都把目光聚焦在隐居与重庆沙坪坝南开学校一位年过七旬的老校长张伯苓身上,蒋家父子“三顾茅庐”千方百计要把他拉到孤岛台湾;远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指挥着大决战的毛泽东、周恩来则设法争取他留在大陆共建新中国。嘉陵江畔,玉兔西坠,面对滔滔江水,张伯苓忆起半个多世纪前的一八九八年,刚在甲午海战中九死一生的血性男儿,又在威海卫海军衙门前,亲历两日内,“国帜三易”的奇耻大辱,使他认定腐败的“海军救不了中国”,断然放弃人前显贵的海军军官,去当一名“下九流”的新学塾师,立志以教育为救国之路。